近日,浦东创投集团(简称“浦创投”)对深兰科技(简称“深兰”)的战略投资引发市场关注。浦创投“培育科学技术创新、促进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聚焦本土企业培育“投大投强”,聚焦六大硬核产业固链强链“投新投好”。作为上海国资投资体系中的著名机构,浦创投的选择不仅是对企业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中国AI产业突围路径的押注。
作为专业投资者,也是长期负责投后管理的深兰科技的早期投资人,经过和浦创投、深兰多轮投资人的沟通,本文从国际化布局、商业化变现逻辑、核心竞争力优势三个基本面,试图解码浦创投投资决策的底层逻辑。
深兰科技的创始团队主要人员都拥有十多年的海外学习、生活、创业或工作经历,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市场的认知和判断,相对于国内学生创业或科学家创业的团队有一定的相对成熟度.在几年前尽调深兰访谈团队时,就发现深兰团队对于“国际化卖硬件”的规划是非常完善且坚定的。在市场上还在热讲软件、AI平台、算法和解决方案输出、Saas服务等以及其他AI企业的商业模式时,深兰“国际化卖硬件”当时确实有点不入主流。
回头看,作为最早走向软件硬件化道路的AI企业,坚持“国际化卖硬件”的道路其实是符合大多数行业的头部企业成长的历史规律的,从海尔、格力到福耀玻璃、德力西,再到现在的比亚迪等,国际化卖硬件可能是中国企业崛起为国际化大公司的历史规律。公开信息数据显示,韩国LG集团和深兰科技签署了2.5万台医用机器人的采购合同,在当时也是非常少见的“大订单”,从而开启了深兰产品出口多个国家的道路;近几年,深兰的专业级商用清洁出口海外二十多个国家;深兰旗下“上海熊猫汽车集团”聚焦生产资料类车辆的智能化,面向战后重建市场,提供自主作业的工程机械和车辆装备。正是因为主打海外市场,深兰科技荣获 “2024杰出出海品牌引领奖”和“2024年度AI出海先锋品牌金奖”等荣誉。
深兰一位高管在讲解他们的“底层逻辑”时说,未来是基于AI技术的智能硬件世界,无论是移动的还是固定的,从穿的到用的,都可能是具备主动感知、分析、思考、决策、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智能硬件,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一定需要中国的AI硬件产品,深兰作为一支国际AI团队,就是要用消费级智能硬件绘制增长曲线,成为一个国际化卖硬件的人工智能头部企业。
浦创投的投资团队在谈到深兰的投资逻辑时说,作为一个拥有世界计算机科学和AI领域的顶尖赛事50多项世界冠军的团队,深兰科技能够坚持“国际化卖硬件”的发展模式,让投资机构看到了AI产业化商业落地的可预期的未来,国际化卖硬件路线不仅是技术落地的一个“通关密码”,更是中国AI公司参与全球竞争的务实选择。
众所周知,AI企业都会存在高投入、低产出,深兰科技能否实现盈利,应该是当下投资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有专家曾表示,技术商业化变现的底层逻辑就是找到真正的痛点和最愿意买单的人。从机器人行研机构对机器人的痛点评分报告来看,市场上形形的各种机器人,大部分的痛点分都不理想,但是“专业级商用清洁机器人”因为楼堂馆所机场车站等商业服务场所的地面必须每日清洁,所以痛点分远高于“家用清洁机器人”,也远高于其他大部分“服务机器人”,深兰科技选择该类市场作为主打机器人产品是比较务实的。
在问及深兰如何抉择海外市场时,深兰的营销负责人回忆当初是因为董事长要求团队遵循“机器替人的底层逻辑是以较大成本优势替换人工”的原则,经营销售团队只能把全球主要地区的人均收入特别是保洁人员的人均收入做了排名,发现北欧保洁工人人工最贵,所以团队派出人员去北欧参展和扫街,推销清洁机器人,短短一年,深兰产品就进入了包括北欧在内的二十多个国家,客户均有稳定复购,年销量增长100%,而且效益是国内两倍以上。
一位深兰科技的合作伙伴谈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时说,深兰能够把“专业级商用清洁”作为机器人主攻赛道,是基于团队对技术商业化变现的底层逻辑的深刻理解,对找到真正的痛点和最愿意买单的人方面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浦创投一定也是对深兰未来的盈利能力有着良好的预期和信心。
在PE级投资机构担忧的问题中,上市后的市值能否达到一个理想的数值实现盈利退出,是当下绕不过去的重要问题。
其实证券交易市场的底层逻辑就是盈利分红要高于银行利息,市值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就是盈利分红高于同行业,从这点来看,一个企业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形成一定的壁垒,才能不陷进价格战的红海,才能具备市值稳定上升的自身条件。
投资机构怎么样看待深兰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有投资机构觉得,深兰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许不是技术,也不是产品,也许是深兰的制造体系。访谈中得知,深兰在2024年完成股改后,一方面要按照IPO工作组的要求完成多家亏损及非主营企业的裁撤和剥离,一方面从富士康招聘专业团队,搭建从供应链到制造、质检、储运的“机器人富士康”体系,深兰要用富士康“把硬件的质量和成本做到极致”的能力干好机器人产品,以清洁机器人为例,其成本已经较同种类型的产品低30%,故障率仅为行业中等水准的1/5,相信深兰的机器人产品面对未来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时,能够以“又便宜又好”的综合优势保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多家投资机构觉得,深兰是少数具备从算法研发、硬件设计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全链条能力的AI企业。通过与世界500强合作,利用世界500强的渠道优势快速全球化销售,不仅如此,深兰搭建的“机器人富士康”体系能够把成本与质量做到极致,不仅解决自有产品的未来竞争力,也可以为行业做从算法升级到制造的服务输出;深兰把基于完善供应链优势的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作为自身核心竞争力,正是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能力投射的一个样板。
浦创投参与完成深兰科技Pre-IPO轮的投资,本质上是技术逻辑、产品逻辑、商业逻辑与长期成长性逻辑的多重共振:技术层面,深兰的技术先进性得到五十多项世界顶尖赛事冠军成绩的验证;产品层面,深兰的产品得到多个世界500强客户订单的认可;商业模式方面,以硬件承载软件的先进性,以消费级智能硬件绘制未来增长曲线,聚焦专业化商用清洁和自主作业的工程装备面向国际市场,极具规模化预期;核心竞争力层面,依托“机器人富士康”的“又便宜又好”的产品制造能力,构建稳固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成长性。
深兰凭借多件软硬件的技术积淀,已经走在国际化、规模化的新起点,具备成长为一个国际型AI头部企业的内外部要素条件,相信在包括浦创投在内的投资机构的加持下,能够发挥软硬兼备的优势快速成长。(卢泽明)
新闻推荐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3-31】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