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3〕6号),定于2023年6月至7月开展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参赛项目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本次遴选由校团委、创新创业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校友会办公室、北京科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北京科大方兴科技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主办。
本届大赛设置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及产业命题赛道。其中高教主赛道中,学校可以邀请国际项目参赛(负责人学籍在国外院校、国籍不限),促进与国外院校交流合作。
本硕博在校生(不含在职生),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不含在职生),及2022年7月31日前正式入职的在编教师均可按不同赛道的要求报名参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8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同一个人作为团队负责人只可以使用一个项目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参赛人员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足表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和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有关规定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标准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本届大赛。
教主赛道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所处创业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互联网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施、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文化教育、数字化的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四新”发展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建设内涵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备比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还没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20年3月1日及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可以少于1/3,参赛小组成员股权合计不可以少于51%。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20年3月1日前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可以少于10%,参赛小组成员股权合计不可以少于1/3。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备比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国赛通知下发之日前还没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含博士)。项目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含博士)或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20年3月1日及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可以少于1/3,参赛小组成员股权合计不可以少于51%。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20年3月1日前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可以少于10%,参赛小组成员股权合计不可以少于1/3。
注: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本科生初创组、本科生成长组、研究生初创组和研究生成长组的项目,视为同时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科技园杯”创业实践挑战赛(具体赛事安排见下文)。
各学院及相关单位可邀请国外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的比赛。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网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港澳台地区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国际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进行报名。
参赛人员要求具备国外院校学籍,不限国籍、不限项目具体实施的国家,参赛组别和参赛要求同上。从国外院校毕业5年内、回国创办公司的项目,在符合参赛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以参赛。各学院可先联络邀请国外院校和留学的毕业生,提前做好参赛准备工作。
国际项目参赛不需要参加北京赛区的比赛,通过组委会资格审核后,直接参加国赛。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同时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北京科技大学2023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科技实践活动(见附件2)。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
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备比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体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起发展;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还没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体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起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可以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可以少于1/3。
注: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业组的项目,视为同时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科技园杯”创业实践挑战赛(具体赛事安排见下文)。
为鼓励实创项目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着力培养科学技术创新人才,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将于第九届“互联网+”大赛北京赛区参赛项目遴选的同期举办“科技园杯”创业实践挑战赛,详细的细节内容详见附件3(关于举办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杯”创业实践挑战赛的通知)。
参加“科技园杯”创业实践挑战赛的团队,需符合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初创组、本科生组成长组、研究生组初创组、研究生组成长组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业组的参赛要求。参赛项目的类型和范围同“互联网+”大赛有关要求,主要面向真实创业队伍及毕业五年内的校友创业团队。
大赛设金银铜奖各1项,对应奖金分别为5万元、3万元、2万元(税前),由北京科大科技园有限公司为获奖团队提供奖金。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根据附件4(“互联网+”大赛学生操作手册)报名参赛,按照赛制要求,在高教主赛道本科生组初创组、本科生组成长组、研究生组初创组、研究生组成长组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中选择比较适合的分组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25日24:00。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科技园杯”创业实践挑战赛即视为同时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本届“互联网+”大赛。
产业命题赛道旨在发挥开放创新效用,打通高校智力资源和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协同解决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现实问题。引导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了解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培育学生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能力。立足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新市场,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本赛道针对企业开放创新需求,面向产业代表性企业、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专精特新企业等征集命题。命题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新兴起的产业方向,倡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对应的产业和行业领域
产业命题赛道目前还处于命题征集阶段,待6月下旬发布命题后,学校将开展参赛组织工作。
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
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8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3年8月15日前正式入职)。
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参加高教主赛道的项目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根据附件4(“互联网+”大赛学生操作手册)报名参赛,校内遴选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25日24:00(第18周周日)。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必须同时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并按照附件2(关于开展2023年北京科技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科技实践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再次提交报名材料。
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网址:)。产业命题赛道命题以及国际参赛项目还未下发具体通知,后续根据北京市、国赛组委会安排,学校将另行开展参赛组织工作。
报名主要提交的材料是商业计划书,包含了PPT版和Word版。评委评审的主要是根据是PPT版商业计划书,Word版商业计划书仅作为评审时的补充材料。建议将PPT版商业计划书和Word版商业计划书合并为一个PDF文件提交至网站(PPT在前),也可以只提交PPT版商业计划书。
各团队务必在充分理解大赛评审规则的基础上,再撰写PPT版商业计划书,本届大赛评审规则后续将发布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资料下载版块)。若通过本次遴选,在报名北京赛区的比赛时还须提交1分钟的项目介绍视频,参赛团队可以酌情提前准备。
在各参赛团队的PPT版商业计划书中,务必单独一页介绍项目的知识产权情况。务必写明参赛人员是否拥有专利、软著、论文等科研成果,并注明成果完成人排序或论文作者排序。其中,专利和软著第一完成人、论文第一作者务必标注清楚,未标注视为排序非第一。
学校将邀请投资机构投资人、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进行材料评审,7月3日左右公布材料评审结果。按评分高低,本科生创意组选择25个左右的项目进入答辩环节,研究生创意组选择20个左右的项目进入答辩环节,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和公益组各选10个左右的项目进入答辩环节,报名初创成长组的本科生、研究生项目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业组项目,选择材料评审成绩前80%的项目进入答辩环节。晋级答辩环节的各组项目数量和比例,将根据报名项目总数进行适当调整。计划于7月8日-9日(小学期第2周周末)组织线下答辩。
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第24届“摇篮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竞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特等奖的项目,若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本次遴选,可直接晋级答辩环节。获奖项目务必按时间要求(6月25日前)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参赛,未报名视为放弃参赛。
“互联网+”大赛北京赛区组委会将于7月中旬公布各高校市赛名额分配结果,学校根据校内遴选成绩进行推荐。若市赛名额多于入围答辩项目数,则根据材料评审成绩推荐项目参赛。市赛网评预计于7月开展,市赛答辩预计于8月上旬开展。
校内遴选不设奖项,择优推荐项目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的比赛。根据《北京科技大学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奖励办法(修订)》(校发〔2022〕29号)及《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工作奖励办法(修订)》(校发〔2022〕52号)等相关文件,对市赛和国赛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此外,对市赛和国赛获奖学生给予科学技术创新学分认定。推荐保送免试硕士研究生时,学院可参照当年本科毕业生推免工作通知、依据学院保研加分政策认定综合成绩。
为鼓励各学院及相关单位积极开展赛事组织工作,根据最终获奖情况,排名第1位的学院或相关单位,奖励学院10000元。排名第2-5位的学院或相关单位,奖励学院5000元。其他积极组织项目报名参赛的学院,依据情况酌情奖励1000-2000元。奖金可直接发放给负责竞赛组织工作的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
学校创新创业中心将根据项目详细情况,为有注册公司意愿、有应用价值与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的创业团队提供注册、场地、资金、项目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与配套优惠政策。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3〕6号)
2.关于开展2023年北京科技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科技实践活动的通知(校团通〔2023〕17号)
3.关于举办2023年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杯”创业实践挑战赛的通知(校团发〔2023〕18号)
新闻推荐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0】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