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健康,而人民健康的基础则是食品安全、营养与合理膳食。伴随着全球食品产业的发展与变革,我国食品产业已进入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为促进全球健康食品科技同步,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的支持下,2月25—29日,由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海南远创主动健康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24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以下简称“FHE2024大会”)在海南博鳌举办,2024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倡议书同期发布。“我国食品产业正在向营养全面、高科技、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全、更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FHE2024大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会以科技创新促进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支持。相信在各方携手努力下,大有可为的健康食品产业必将大有作为。
健康食品产业是个“高大上”的产业,涉及众多新原料、新技术、新趋势。同时,它也是个“接地气”的产业,与人们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促进科学交流和产业对接,全方位展示健康食品领域的最新成果,让健康食品走进千家万户,更好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此背景下,FHE大会应运而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介绍,FHE大会是聚焦“食品有益健康”科学证据的高端对话平台,以传播科学证据、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为宗旨,致力于不断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相较于往届,FHE2024大会内容更加丰富、科学水平也更高,发表主题报告的专家增加至300位,用于进行产品展示的展位达79个,参会人数也创下新高。大会设置了食品法规与标准、新技术与新产品、DRR(降低疾病风险声称)食品、食药同源、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运动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七大板块,相关领域知名科学家围绕主要议题发表报告,并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希望FHE2024大会的举办,能进一步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陈君石说。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作为我国唯一的医疗特区,近年来,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乐城先行区”)迎来多重利好,政策优势深化拓展,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沃土。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华伟介绍,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联合印发文件,允许乐城先行区进口使用境外上市但境内还未上市的特医食品、保健食品,这为境外的特医食品、保健食品的特许引入提供了政策支持;今年2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新政策的落地指日可待。“未来,海南省将持续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快推动境外特医食品、保健食品等在乐城先行区的使用,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相关产业,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贾宁表示,乐城先行区将有效发挥现有优势,力争到2030年,医疗服务及科研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形成产业集聚和品牌效应。
“作为海南省东部的重要滨海城市,琼海是一方兼容并包的开放热土,也是一方创新活力的发展沃土。”琼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傅晟表示,博鳌亚洲论坛成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窗口,乐城先行区被誉为全国唯一的医疗特区、世界热带水果之窗……这些都在展示着琼海发展的蓬勃活力。琼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已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未来,琼海期待与广大企业家共享发展机遇与发展成果。
进入新发展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健康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为回应群众期待,各部门多措并举、协同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断强化标准引领,积极支持营养健康食品的研发,先后制定印发了156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涉及2.3万余项安全指标,涵盖我国居民消费的所有30大类340个小类食品,79项营养健康相关标准,丰富产品供给;科学开展‘三新食品’审核和食药物质管理,推动市场化应用;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促进更多企业主动将群众的健康需求作为引领生产和发展的指示性指标,实现国际普遍倡导的‘健康引领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长田建新表示,未来,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家与科学家深度合作,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依照职责努力在标准制定、“三新食品”审批和营养化转型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应有的支持。
“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专业的监管服务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副司长刘松涛认为,当前,我国健康食品监管领域的发展战略主要聚焦于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过去一年,市场监管总局不断完善准入制度,引领产业稳步发展;严格监督检查,保障特殊食品质量安全;创新监管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特殊食品抽检合格率保持高位,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刘松涛表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督促“两个责任”落实方面更加用力,分类研究制定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指南,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二是在完善注册管理制度方面继续发力,推进制修订婴配食品备案指南、特医食品临床实验质量管理规范等,持续完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研究新增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三是在探索创新监管措施方面持续努力,推动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建立特殊食品标准审评技术机构、技术联动、专家联审等工作机制,创新保健食品新原料、新功能、新产品安全质量标准评价工作机制,继续支持指导乐城先行区特殊食品注册先行先试政策尽早落地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食品种类愈发丰富,城乡居民食物营养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然而随着生活方式、人口结构、消费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我国食品产业也迎来了新问题、新挑战。未来,食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之路怎么走?FHE2024院士论坛环节,专家们的主题报告勾勒出了路线图。
“推进新时代我国食物系统转型升级,需要遵循多元供给、营养导向、绿色低碳等原则。要着力提高食物与营养协同供给能力,多渠道开发食物资源,增加食物供给总量;加强科技服务支撑能力,加快推动营养型品种选育,将营养品质纳入育种目标,大力研发营养导向等种植、养殖调控新技术,加强对特殊膳食领域的研究;加强现代化健康食品加工能力,加快发展适度加工和精准加工技术,提升加工食品营养素利用水平,合理确定主食类、鲜食类和功能类加工程度,提升产地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水平;要提升健康饮食文明水平,立足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充分挖掘营养健康食物资源和地域性特色科学烹饪方式,推动形成更加科学、美味、营养的现代化中式餐饮菜系,不断完善‘居民膳食宝塔’,优化我国食物生产消费结构和全民饮食习惯;提升食物供给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国提升国际市场综合利用能力,优化农产品进口结构。”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建议,推动食物系统转型发展,一是要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大食物观政策体系和以营养为导向的税收与补贴制度,完善低碳发展配套政策与措施,加快构建农业碳排放核算与应用,发展农业碳交易市场。二是要强化科技支撑,抓紧构建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推动食物营养相关科研的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发食物与营养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三是要强化制度建设,加快完善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四是强化食育科普,着力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素养,加强食物消费引导,完善营养标签、标识体系,改造提升营养标签制度,推广食品正面包装、标签和生鲜农产品营养标识体系,改善食物消费环境,引导居民科学饮食、绿色消费,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支撑。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陈坚看来,大食物观为未来食品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刻掌握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满足人民需求,要在数量上保障食物供给,在质量上提升食品的功能与营养,改变完全依赖种植养殖的传统食物供给模式,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实现食物来源多元化。”陈坚表示,未来食品是对传统食品、现代食品的发展,体现着未来生产方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任务是解决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问题,核心内容包括植物基食品、食品感知、智能制造、替代蛋白、精准营养以及食品安全。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食品将会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可持续。“作为一项高技术产业,未来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食品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当前,食品产业正在进入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龙头、大集群、大安全、大品牌、大合作的‘大’时代,如何发展食品科技、丰富生物产业内涵,是食品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因此,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生物与食品在科学、技术、产业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交叉与融合。”陈坚说。
“食品的发展目标很简单,一个是更好吃,另一个是更营养健康。但达成这些目标却并不轻松,要推进食品工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提出,当前,我国食品工业现代化程度在不同产业和产业内部差别较大。例如,乳业、啤酒、方便面等生产现代化程度较高,粽子、老坛酸菜、中式糕点等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食品的生产现代化程度较低。“食品工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而食品工业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孙宝国表示,食品工业现代化要与时俱进,也要循序渐进,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要先传承再创新,先将科学问题研究透彻,再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突破,逐步实现由“仿”到“创”的跨越,甚至发明颠覆性技术;要突破装备短板。
当前,健康化已成为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同时,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以及资源、环境、公共健康等诸多复杂因素,给食品的可持续供给和公众的营养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一矛盾,还是要在科学技术里找方案。
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罗云波表示,食品企业正在通过科学技术打造智慧食品的产业模式、生产方式,进而促进企业自身及食品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那么,什么是智慧食品?罗云波进一步解释:“简单来说,就是因在生产研究过程中应用新兴技术而变得‘聪明’起来的食品,智慧食品提供给个人的营养更加精准、更加有的放矢,能够更好满足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尤其是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营养需求。”
“近年来,国民营养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但仍有部分人群由于膳食不合理等因素,出现微量营养素缺乏等情况,智慧食品的供应可有效帮助解决这类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说。
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看来,智慧食品是科技引领、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健康食品产业要抓住机遇,以前沿技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通从“0到1”和“1到100”的连接,开展一些目标性或者应用性的基础研究,找到产业发展过程中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智慧食品必须要有智慧化的检测技术来保障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表示,信息化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把信息化技术和检测工作关联起来,会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表示,智慧食品仍是食品,仍在食品安全法的框架下及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标准框架体系下受到管理。“食品监管、食品安全检测、风险评估等要跟上科技的发展,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可视化、智能化、数字化监管平台,提升监管效能,为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张志愿建议,健康食品产业要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道路,学术界和产业界要携手加强基础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柑橘等果蔬的加工综合利用在理论基础和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小柑橘成了大产业,开始为大健康服务。“从柑橘中提取出的黄酮、果胶等丰富的功能活性成分,被广泛添加在食品、药品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在该领域国内还没有形成规模型企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单杨呼吁相关企业投身该领域,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属于自己的终端产品,以代替进口。
“要以最大力度促进健康食品产业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建议,学术界要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开展科普工作,让百姓想养生、会养生。
“对于百事来说,科技已经融入产品研发、供应链打造、可持续发展等方方面面。科学技术创新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这是个非常好的开始,我们期待与行业共同努力,向智慧食品的方向前进。”百事亚太区首席市场营销官及大中华区饮料业务总经理叶莉说。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蒙牛集团首席科学家母智深提出,新技术的应用使乳业从传统产业逐渐转型成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原料乳价值、减少土地的使用、生产出更加营养健康的乳制品。“去年,全球首座乳业全数智化工厂蒙牛乳业宁夏工厂正式落成投产,这座工厂将‘看不见的技术’与‘看得见的产业链’结合,助力我国乳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IFF全球副总裁、IFF Nourish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李永敬提出,对于科技创新,企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投入。“IFF是众多企业中的一员,独木不成林,我们希望能与科研机构、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作为氨基酸领域企业,我们始终坚持高水平发展、国际化发展,强调标准先行,希望能在市场竞争中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志强说。
新闻推荐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0】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09】